日期:2022-05-08
這是酸堿中和反應一等獎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酸和堿溶液能和酸堿指示劑反應;能自制酸堿指示劑,并設計和完成與之有關的實驗。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運用酸堿指示劑檢驗酸溶液和堿溶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增強探究物質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運用酸堿指示劑檢驗酸溶液和堿溶液。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白醋、稀鹽酸、紫色石蕊試液、酚酞試液;點滴板、滴管;花。
2.學生準備:每小組自制2~3種指示劑。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酚酞試液、
[教學程序]
[提問]成紅色
探究實驗:稀鹽酸、稀硫酸與鋅粒及氧化銅粉末的反應。
[小結過渡]:稀鹽酸、稀硫酸都能與鋅粒及氧化銅粉末反應,由此可見,它們在性質上是有了些共性的。為什么它們會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質呢?
探究實驗:氯化鈉導電性實驗。
[提問]:氯化鈉溶液為什么會導電?
回憶物理中學習的導電的原理,推測氯化鈉溶液導電的原因。
FLASH動畫展示氯化鈉溶液的導電過程,解釋電離的概念,介紹電離方程式。
[結論]: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著能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探究實驗: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導電性。結論:稀鹽酸與稀硫酸都能導電。
[分析]:為什么稀鹽酸和稀硫酸能導電?
[歸納]:稀鹽酸、稀硫酸中都存在著相同的陽離子──H+,所以它們在化學性質上具有了相似性。不僅稀鹽酸、稀硫酸中存在H+,還有其它的一些物質也能電離出唯一的陽離子──H+,我們把它們歸為一類物質──酸。
[小結]:)探究思路──通過實驗發現一些物質具有共性,試圖去解釋具有共性的原因,通過對導電性的探究,發現存在相同的陽離子──氫離子,歸納出酸的概念。
[自主探究]:堿
[評價與小結]:評價自主探究成果
[新知識提示]:氯化鈉屬于哪一類物質?
[課外學習]:什么是鹽?
探究學案:什么是酸、堿、鹽
[示范探究]探究活動一:
稀鹽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試液、鋅粒、氧化銅粉末
結論:探究活動二:導電性實驗發現:
稀鹽酸_______(能、不能)導電; 稀硫酸 原因:什么是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acid)。
[自主探究]
鐵溶液
結論:探究活動二:
______(能、不能)導電。
原因:
______的化合物叫做堿。
教學目標
1.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自制酸堿指示劑。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運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教學難點】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酸堿指示劑
【自主練習】
閱讀書本50-51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酸堿指示劑(簡稱指示劑)能跟酸或堿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不同的顏色。常見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試液是紫色,遇酸溶液變紅色,遇堿溶液變藍色;酚酞溶液呈無色,遇酸溶液不變色,遇堿溶液變紅色。
2.下面同學們能通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來驗證食醋、石灰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性,并把觀察到的現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學們兩人一組,相互之間說一說自己的實驗方案。老師隨時糾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學們說一下被檢驗的各種物質是酸還是堿。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堿”)性;堿溶于水叫堿溶液,所以堿一定呈堿(填“酸”或“堿”)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劑來檢驗它們的酸堿性。
【小組討論】
1.試總結如何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關系?堿性溶液和堿溶液有什么關系?
3.用指示劑驗證NaCl、Na2CO3、NH4Cl這三種鹽的酸堿性,通過這幾個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點撥】
1.酸溶液的溶質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質不一定是酸,還有可能是鹽,如氯化銨、硫酸鋅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堿溶液的溶質一定是堿;堿性溶液的溶質不一定是堿,還有可能是鹽,如碳酸鈉等。堿性溶液包含堿溶液。
2.鹽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堿性,還可能呈中性。
【跟蹤練習】
1.把氫氧化鈉、二氧化碳、食鹽分別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的顏色變化依次是(C)
A.紫色 藍色 紅色 B.藍色 紅色 無色
C.藍色 紅色 紫色 D.紅色 藍色 紫色
2.對某無色溶液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顏色變紅,則該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無色,則該溶液顯酸性
C.加入Mg粉,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
D.加入CaCO3固體,有氣泡產生,則該溶液顯酸性
學習指導二:自制酸堿指示劑
【自主練習】
酸堿指示劑的種類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劑隨處可見,同學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活動體驗一下并填寫下表:
(1)取幾種同學們準備的植物花瓣或果實(如牽?;?、月季花、紫甘藍等),分別在研缽中搗爛,加入酒精浸泡;
(2)用紗布將浸泡出的汁液過濾或擠出,得到指示劑;
(3)試驗指示劑1-2種在下述4種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小組討論】
1.在第一步中,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過程是什么變化?
2.為什么會出現“萬紫千紅”的花?
【當堂訓練】
教學至此,敬請使用學案當堂訓練部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常見酸堿指示劑及其變色情況。
(2)了解幾種常見的酸及酸的通性。
(3)認識濃硫酸的腐蝕性。
2.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認識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運用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運用比較概括的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培養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運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濃硫酸的腐蝕性。
3.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1.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情況。
2.酸的化學性質。
【教具準備】
白醋、蘋果汁、石灰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試管(若干)、牽?;?、萬壽菊、蝴蝶蘭花、玫瑰、 月季、紫甘藍、硫酸、玻璃棒等。
【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你聽說過、接觸過酸和堿嗎?
【交流回答】
接觸過的酸有:碳酸、醋酸、鹽酸、硫酸;堿有:氨水、石灰水、燒堿。
【提出問題】
用什么較簡單的方法區分酸和堿呢?
【展示交流】
請同學們做教材P50實驗10-1,交流實驗結果。
【閱讀記憶】
請同學們閱讀并理解教材P51內容,歸納什么叫指示劑?指示劑遇酸和堿溶液變色有什么規律?
【閱讀回答】
石蕊試液遇酸溶液變紅,遇堿溶液變藍;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變色,遇堿溶液變紅。
【提出問題】
請同學討論白醋、石灰水、鹽酸、氫氧化鈉溶液這4種物質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些可能是堿溶液。
【交流回答】
白醋,鹽酸是酸溶液;石灰水,氫氧化鈉是堿溶液。
【歸納總結】
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方法:取少量溶液,滴入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呈紅色,則說明該溶液為酸性溶液,若溶液呈藍色,則說明該溶液為堿性溶液。
【過渡】
酸堿指示劑的種類很多,不只是石蕊試液和酚酞試液。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劑隨處可見,同學們可通過后面的活動體驗一下。
【活動與探究1】
請同學們按教材P51“探究”進行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
【展示交流】
實驗完成后請各組同學展示你們的實驗成果。
【提出問題】
通過上述實驗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和想法?
【交流回答】
有一些花可作指示劑,如牽?;?、蝴蝶蘭花、玫瑰、紫甘藍。
【過渡】
上面我們學習了酸堿指示劑,并熟悉了幾種酸和堿,下面我們重點探討幾種常見酸的性質和用途。
【交流展示】
展示交流實驗結果
【閱讀記憶】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52鹽酸與硫酸的用途,并熟記它們的主要用途。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們完成P53實驗10-3并作好實驗記錄。
【歸納總結】
濃硫酸有強烈腐蝕性(即脫水性),因此使用濃硫酸時要特別小心,切不可弄到皮膚和衣服上;其次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作非堿性氣體的干燥劑。
【活動與探究3】
教師先分步演示,要求學生觀察、感知后探究出原因。教師先演示P53實驗10 -4,第一步:向小燒杯中傾倒20毫升水,再沿燒杯內壁注入10毫升濃硫酸,此時不攪拌;第二步:學生近距離觀看無色液體分為兩層,分析討論原因,第三步,邊攪拌混合液邊讓同學們摸燒杯的外壁。教師再按圖10 -6演示實驗,強調稀釋濃硫酸方法不當時導致的危害。學生作好記錄。
【歸納總結】
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故燒杯外壁發燙,另外水的密度比濃硫酸小,浮在濃硫酸表面,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向四周飛濺。若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后的正確處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對于嚴重者應盡快送到醫院治療。
特別提醒:在濃硫酸稀釋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濃硫酸具有腐蝕性的原因在于它的脫水性。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認識了酸堿指示劑,熟悉了石蕊試液,酚酞試液在酸堿溶液中的變色規律,并能利用這一點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另外了解了幾種常見酸的性質與用途。
一、引入
1、食醋為什么會有酸味?
2、蘋果、橙子、檸檬葡萄等這些水果為什么都有酸味?
3、石灰水中含有的Ca(OH)2;NaOH;Cu(OH)2等都是堿。
二、酸堿指示劑
1、指示劑的概念
能跟酸或堿的溶液起作用而顯示不同的顏色的物質,叫酸堿指示劑,通常也簡稱指示劑。常見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變色規律:
說明:①指示劑變色簡記方法:酚酞遇酸仍無色,酚酞遇堿紅艷艷;
石蕊遇酸紫變紅,石蕊遇堿紫變藍
?、谧⒁猓核嵝匀芤夯驂A性溶液可使指示劑變色,而不是說指示劑使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變色。
3、指示劑的應用
酸堿指示劑主要用來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如實驗桌上有一瓶失去標簽的液體要檢驗是酸性溶液還是堿性溶液,可用試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試液,如果顯紅色證明是酸性溶液,如果顯示藍色證明是堿性溶液。
想一想:如何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小結]
檢驗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該溶液,滴入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呈現紅色,則說明該
溶液為酸性溶液。
檢驗溶液為堿性的方法:取少量該溶液,滴入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呈現藍色;或者滴入
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若溶液呈現紅色,則說明該溶液為堿性溶液。
4、指示劑的替代用品
酸堿指示劑除了常見的石蕊和酚酞外,還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牽?;?,月季等。
幾種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堿溶液中的變色情況
練習:
?、?失去標簽的三瓶無色液體,分別是稀H2SO4、蒸餾水、NaOH溶液,能把它們一次性
區分開的試劑是
?。ǎ?A. 酚酞B. 鐵片
C. 石蕊試液 D. 二氧化碳氣體
?、?失去標簽的三瓶無色液體,分別是稀HCl、蒸餾水、NaOH溶液,能否用酚酞試液將
它們鑒別出來?(提示:HCl + NaOH=NaCl + H2O(中性溶液))
三、常見的酸
1、濃硫酸、濃鹽酸的物理性質的比較
2、濃硫酸的特性
濃硫酸的三大特性(腐蝕性):
吸水性:能吸收現存的H2O,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脫水性:能把紙或木材里的氫、氧兩種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n(H):n(O)=2:1]; 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時一般生成水而不是氫氣。
3、濃硫酸的稀釋
稀釋濃硫酸時為什么會產生大量熱量?
注意:A、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
水倒進濃硫酸里。
B、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先用干抹布(軟布或棉花)輕輕地拭去,
再用大量的水沖洗,而后涂上碳酸氫納稀溶液。
C、如果將稀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用大量的水沖洗。
濃硫酸稀釋的錯誤操作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操作 想一想
分別盛放濃鹽酸和濃硫酸的兩個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分的蒸揮發), 兩瓶酸的質量、質量分數各有何變化?應如何保存?濃鹽酸:溶液質量減少,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濃硫酸:溶液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小
四、酸的通性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們在溶液中解離出共同的氫離子。酸的通性(以鹽酸、稀硫酸為例說明酸的通性)如下:
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注意:
A.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中的氫,排在氫后面
的金屬則不能;
B.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越前面的金屬,反應現象越劇烈,速度越快,如Mg 反
應有明顯放熱現象;
C.強氧化性酸與金屬反應后,不能生成氫氣,而是生成水。如濃硫酸、硝酸等強
氧化性酸;
D.該類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酸與堿反應
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HCl + NaOH =NaCl + H2O 酸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酸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HCl + AgNO33HCl + CaCl2 ==CaCl222O
五、酸的分類和命名
含氧酸:多數按中心元素命名為某酸,如硫酸(H2SO4)按是否含氧
無氧酸:命名為氫某酸,如鹽酸(HCl)又叫氫氯酸 一元酸:HCl、HNO3等
能解離出 (醋酸CH3COOH為一元酸) H+的個數二元酸:H2SO4等 三元酸:H3PO4等
練一練: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溶液,它能使無色酚酞溶液 ( )
A.變紅色 B.變藍色 C.呈無色 D.變紫色
2.下列物質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的是 ()
A.NaCl B.NH3 C.HClD.NaOH
3.下列物質不能由金屬和稀鹽酸直接制取的是 ( )
A.MgCl2 B.FeCl2 C.CuCl2 D.FeCl3
4.某同學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正確的做法是()A.先用較多的水沖洗B.先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
《蜜蜂第一課教學設計一等獎》:蜜蜂第一課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1 篇 一、教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法國的生物學家法布爾。這是一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的科普
《舟過安仁教學設計一等獎》:舟過安仁教學設計一等獎第 1 篇 一、 趣味對詩,激情導入?! ⊥瑢W們,先讓我們來一個對詩游戲?! 煟夯h落疏疏一徑深,(生接后三行) 師:泉眼無聲惜細流,(生接后三行) 師:
《丁香結教學設計一等獎百度》:丁香結教學設計一等獎百度第 1 篇教學目標: 1、了解丁香結中作者通過視覺、嗅覺等多種角度描寫丁香花的寫作方法?! ?、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聯想,用多角度描寫加上修辭手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